巍巍武陵山、磅礴乌蒙山、碧绿清水江……夏日的贵州,处处绿意盎然。山为骨架,水为血脉,四山八水勾勒了黔山秀水的生态轮廓,作为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省份,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贵州,保留了大量原生态的自然美景,“公园省”实至名归。
站在碧波荡漾的黄泥河小黄泥河段,盘州市河长办工作人员指着河对岸说,“那边就是云南富源县的地界。”
黄泥河是珠江上游的重要支流,被誉为“云贵两省绿色生态走廊”,发源于云南省曲靖市,流经贵州省六盘水盘州市、黔西南州兴义市。所跨的“三地”,是左右岸、上下游的关系。然而,小黄泥河流经地,工业厂矿密集,受污水直排、生活垃圾污染,河水一度成为了典型的黑臭水体。
(相关资料图)
在黔西南州的首倡下,与曲靖市、六盘水市建立了“两省三地”黄泥河环境保护协同监督工作机制,创新发展多项联动机制,通过河长制、多部门联合执法等举措,健全跨省界黄泥河共管共治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和责任体系。
贵州省大沙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陈庆军摄影。
同时,贵州创新跨境河流互派河长试点,黔西南州、六盘水市两地互派州(市)级副河长,联合开展黄泥河跨界河流综合治理情况巡查调研等活动,积极做好跨界河湖共管共治。黄泥河流域水质长期稳定Ⅲ类以上。
这是贵州创新生态治理机制的一个缩影。
位于北盘江花江大峡谷沿岸的关岭自治县,地处滇黔桂石漠化连片区域,长期面临山多土少,土地瘠薄破碎的发展难题。
治理中,关岭将石漠化治理和绿色特色产业结合,因地制宜发展果冻橙、花椒、“皇竹草+关岭牛养殖”等现代山地特色高效产业,走出一条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道路。
地处北盘江流域的镇宁自治县六马镇,把生态劣势转化成生态优势,再转化为发展优势,将亚热带低热河谷地带发展成为孕育优质水果蜂糖李的“天然温室”。
近年来,以镇宁蜂糖李等为代表的一个个贵州生态农产品走出大山,热销粤港澳大湾区市场,成为泛珠三角区域各省区食客的“心头好”。
安顺市平坝区石朱桥水库生态良好。 安顺市水务局供图
贵州积极探索石漠化综合治理新模式,做好人工造林、封山育林等工作的同时,因地制宜推广岩溶地区半石山生态经济型模式等,2012年以来,贵州石漠化治理面积超1.3万平方公里,居全国第一。
作为首批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优良生态环境是贵州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拿出“先行”的态度,近年来,贵州累计实施退耕还林工程1695万亩,建设国家储备林647万亩,森林覆盖率从47%上升到62.81%,森林覆盖率连续增幅、实施退耕还林面积、综合治理石漠化面积、国家储备林建设融资和放款规模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推进碳票试点和“林业碳票+”,全省首个森林碳汇管理局在赤水设立;首张森林遥感碳汇指数保险试点落地龙里林场;首个林业碳票保险落地毕节市;首张草原保单落地关岭。
花溪区风光旖旎的“城市之肺”。贵州省生态环境厅供图
统筹推进生态文明示范创建工作,贵阳市观山湖区、遵义市仁怀市等10个地方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贵阳市花溪区、铜仁市江口县太平镇等6个地方创建全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
今天的贵州,正从关注环境治理到推动产业集约发展,再到绿色低碳发展,从“两山”转化初阶到探索出制度保障新路径,努力打造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重要窗口。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金秋时
编辑 王剑
二审 王远柏
三审 谢巍娥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