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热讯:44倍!湟鱼"濒危"变"易危"折射了什么?

青海湖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生态屏障,湟鱼是青海湖中特有的物种。2004年发布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湟鱼被列为濒危物种。每年端午前后,青海湖中的湟鱼会向着汇入青海湖的各条河流开始洄游,溯流而上,产卵繁殖,形成“半河清水半河鱼”的生态奇观。


(资料图)

截至去年的检测数据显示青海湖湟鱼蕴藏量达到11.41万吨,是十年前的44倍,青海湖的水域面积达到十年以来最大值,流域生态系统格局和生态环境状况也向好。2020年,湟鱼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列为易危物种。湟鱼从“濒危”变“易危”说明了什么?青海湖的生态保护又体现出我国生态治理理念怎样的变化?稍后有专家来解读。我们先去看看今天的湟鱼洄游路。

一条小河里的湟鱼洄游路

正去乎河虽然是一条非常小的河流,但是河里洄游的湟鱼却不少,今年,这条小河的洄游路有了不小的变化。

总台记者 江天越:现在正是青海湖最舒适的季节,牧草丰茂,牛羊成群,还有各种候鸟在这里消夏。在我身后的水面之下,生活着青海湖的特有的珍稀物种湟鱼,它们会沿着这样一条条通向青海湖的河道逆流而上,到上游去产卵、繁殖。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 金光红:大概是六月份就开始洄游,到七月、八月的时候就到达顶峰,那时候整个河床底下都是湟鱼,非常壮观。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 金光红:因为湟鱼本身的颜色,和河床比较接近,所以你不仔细看的话,就看不清楚。

湟鱼有着很好的保护色,可以躲避一些水面上的天敌,但是如果它们在河道里搁浅,可能就会面临生命危险。因为这条河水量较小,而且河道高低不平,洄游的湟鱼常常会搁浅。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 金光红:咱们加固了河道的两边,顺便把河床进行平整,平整之后,湟鱼洄游就会更加顺利。

除了平整河床,当地还在河道里修了一些小水沟,在水量不大的时候,保证水流畅通,防止湟鱼搁浅。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 金光红:你看这条支流,虽然比较浅,但是它的水流还是一直在往下流着的,会提供给湟鱼充足的氧气。湟鱼会主动找到主流,继续洄游。

总台记者 江天越:湟鱼的洄游之路也不总是这么顺利,有时不平整的河床、断流的河道都可能给它们造成影响。

青海省共和县黑马河镇党委副书记 金光红:断流的时候,咱们的群众就会自发组织一些志愿队,进行救援,拿着自家的水桶、脸盆进行救助,把搁浅的鱼搬运到安全的河流当中。

越来越多的湟鱼能够越过重重危险,完成这场生命之旅。这离不开人们对于湟鱼保护越来越深刻的认识。每一次关心,每一次守护,也让青海湖上这幅天蓝草绿、水碧鱼肥的美丽生态画卷更加生动绚烂。

湟鱼:青海湖共生生态系统中核心物种

湟鱼是青海湖“草-河-湖-鱼-鸟”共生生态系统中的核心物种。如果没有湟鱼,青海湖的水质、鸟类的迁徙繁衍,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和破坏。

湟鱼到底是怎样一种鱼呢?湟鱼因流经青海省境内的湟水河而得名,其实它的真名叫做青海湖裸鲤。裸鲤就是没有鳞片的鲤鱼。湟鱼平时生活在平均水深18米的青海湖里,青海湖水中较高的盐碱含量抑制了湟鱼性腺的发育,每年的5月到8月,成熟的湟鱼需要游到汇入青海湖的布哈河、泉吉河、沙柳河等河流的淡水中去产卵,这就形成了青海湖的一大奇观——湟鱼洄游。

8k水下机器人拍摄的湟鱼生存环境

湟鱼平常生存的水下环境是怎样的,它们在洄游过程中在水下又是如何嬉戏的?总台报道团队利用8k水下机器人拍摄到了神秘的青海湖水底世界,再一起去看看。

在近湖的河口地带,我们发现了集结的湟鱼鱼群,这也是我们在水下找了一天,第一次看到的鱼群。这里的水比起湖中心较为浑浊,我们仔细观察鱼群,目测这些鱼是黄色的,又细又长,应该算是鱼中的瘦子了,它的全身几乎是裸露的没有鳞片,身体两侧有不规则的褐色斑块。这里的鱼,胆子很大,当我们的水下机器人来到这里,它们一点也不怕,很顽皮,依旧三五成群,追逐嬉戏。现在正是湟鱼繁殖季节,这些在河口地带集结的湟鱼,将会成群结队逆流而上,到上游产卵后顺流而下再返回到青海湖里。

经多年保护 湟鱼从“濒危”降为“易危”物种

20世纪50年代末,青海湖中湟鱼的蕴含量一度达到32万吨,然而曾经的过度捕捞加上环境恶化等原因,到2002年时,湟鱼的蕴藏量仅剩下不到2600吨。2004年发布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中,湟鱼被列为濒危物种。从1982年开始,青海省先后实行了6轮封湖育鱼,特别是从2001年1月开始至今,连续3轮的湟鱼“禁捕令”,让小鱼们充分地休养生息。为了让野生湟鱼顺利产卵,青海湖周边地区拆除了一部分阻碍湟鱼洄游的水坝,并将其改造成为适宜湟鱼洄游的鱼道。当地还采取人工增殖放流的方式,每年向青海湖投放大量鱼苗。2022年的监测数据显示,湟鱼蕴藏量达到11.41万吨,是保护初期的44倍。经过多年保护后,《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于2020年将湟鱼列为易危物种。

44倍!湟鱼“濒危”变“易危”折射了什么?

我们看到,青海湖湟鱼十年猛增44倍,从“濒危物种”降为“易危物种”,说明了什么?来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郝栋的解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郝栋:青海湖的系统治理和绿色发展,有效破除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到底是竭泽而渔”还是“临渊羡鱼”的难题。在流域综合治理基础之上,以生态保护为核心,以创建国家公园为目标,进一步筑牢了青海湖的生态安全屏障。同时,依托青海湖的生态环境,以生态导向性开发模式为抓手,推动了生态优势转变为发展动势,做到了环境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青海湖水域面积达到十年以来最大值

青海湖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也是维系青藏高原东北部生态安全的重要水体。近年来,青海湖水域面积持续增大,截至2022年9月,卫星遥感监测青海湖的水体面积达到4557.95平方公里,比2012年增加了187.26平方公里,平均水位上升超过3米,水域面积达到2012年以来最大值。

青海湖水域面积上涨后,原先青海湖沙岛地区裸露的沙地被湖水淹没,形成了大片湿地,为黑颈鹤、大天鹅、斑头雁等多种水禽提供了绝佳的繁衍和栖息场地。

所以说,青海湖不仅滋养着湟鱼,也是鸟儿的乐园。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青海湖的水鸟全年统计总量约60.6万只。在这些鸟儿当中,数量排在前四位的分别是斑头雁、鸬鹚、棕头鸥和鱼鸥。近几年,随着青海湖水位不断上涨,很多水鸟的繁殖地发生了变化,其中鱼鸥的繁殖的变化最大。

总台记者 马雅慧:我所在的位置是青海湖的南岸,现在我们的船已经开始出发逐渐驶向湖面。现在是清晨的8点30分,我们看到今天的天气非常晴朗,而且能见度很不错,可以看到碧蓝色的湖水和远处黛青色的群山。我们此次航行的目的是去寻找鱼鸥。

鱼鸥是青海湖四大夏候鸟之一,它的巢穴在1978年以前,主要分布在鸟岛,以后逐渐转移到鸬鹚岛西北角沙滩地带,1985年后又开始变迁,主要分布在海心山和三块石,其中三块石上的鱼鸥种群数量最大,最多的时候多达一万七千多只。近几年,随着青海湖水位逐步升高,三块石上可供鱼鸥筑巢的地方已大幅减小。

总台记者 马雅慧:三块石是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这里曾经可是鱼鸥的主要繁殖地。现在我们可以看到零星的有几只黑色的鸟应该是鸬鹚在飞翔,还有白色的应该是鱼鸥栖息在三块石上。

记者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了解到,2008年三块石的面积为0.059平方公里,去年遥感卫星测得三块石的面积只有0.015平方公里,鱼鸥在三块石的繁殖地被水淹没了将近五分之四。目前栖息在三块石上的鱼鸥只有2300多只。而2016年的时候,栖息在这里的鱼鸥达到八千多只。那么,其它的鱼鸥又迁徙到了哪里呢?据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的工作人员介绍,他们观察到有一部分鱼鸥迁徙到了海西皮岛边的“沙尖”地带。于是我们一路向北继续航行大约20多公里,来到了海西皮岛边的“沙尖”地带。为了不打扰到水鸟,我们用无人机远距离拍摄。通过无人机画面,我们看到几只白色的鸟在低空飞行。远一点的沙滩处,还有一些白色的小点点。随行的保护区工作人员说,这些白色的鸟就是鱼鸥和它们的幼鸟,这个时间是鱼鸥的捕食时间,还有一些大鱼鸥可能外出捕鱼去了。那么除了这里,鱼鸥是否还有别的繁殖地呢?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然保护科科长 孙建青:近几年,随着青海湖水位的上升,鱼鸥的繁殖地也发生了变化。通过我们调查,鱼鸥从传统的三块石位移到了海西皮岛的沙尖,近期我们调查到,有极少一部分位移到了沙岛。这说明鱼鸥对青海湖生态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是比较强的。通过我们近几年的调查,鱼鸥的数量是稳中有增,这也说明青海湖水位的上涨对鱼鸥的数量没什么大的影响。

探秘羚羊小镇 保护普氏原羚

我们再来关注青海湖另一种特有的动物——普氏原羚。普氏原羚是世界上最为濒危的野生动物之一,仅分布在青海湖环湖地区,种群数量最少的时候,仅有300多只。经过多年的保护,现在,种群数量增加到了3000多只。其中最大的普氏原羚种群分布在刚察县哈尔盖镇,至少有1800多只。

为了保护普氏原羚,当地都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我们来看总台记者金珠从刚察县哈尔盖镇羚羊小镇发回的报道。

总台记者 金珠:我现在的位置是在羚羊小镇的瞭望塔,这里也是普氏原羚经常出没的区域,我们在这里架设了一台8k长焦距摄像机,来寻找一下,看看能不能拍摄到普氏原羚。

总台记者 金珠:这个季节,普氏原羚马上就要到了产羔期,公的普氏原羚要和母的分开,大多数母的普氏原羚已经前往了它们的大产房。这只普氏原羚的肚子明显鼓起来了,里面怀着宝宝。公的普氏原羚会去哪里呢,它们都到了靠近青海湖的草场。公的普氏原羚长着常常的角,这也是和母的普氏原羚最大的不同。

总台记者 金珠:画面中的这只普氏原羚是一只被遗弃的小普氏原羚,它受伤掉了队,幸好被农户索南才让兄弟发现进行了疗伤。从2016年至今,兄弟俩已经救助受伤或被遗弃的普氏原羚五十多只,等它们长大,索南才让兄弟会把它们放归自然。

总台记者 金珠:据我们了解,在青海湖畔,民间救助还有很多,越来越多的人都意识到了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环境的重要。相信随着保护措施越来越科学,普氏原羚的种群会越来越壮大。

修复治理五年来 青海湖生态持续向好

为了更好保护好青海湖核心区的生态环境,当地于2017年关停了沙岛、鸟岛等景区,停止一切旅游经营活动,实行以自然修复为主、人为干预为辅的生态修复治理模式。近年来,随着青海湖环湖地区实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和防沙治沙等生态保护和恢复项目,当地生态环境持续转好。青海湖流域植被平均覆盖度达到60.7%,全年统计到的鸟类232种,数量约57.1万只。

青海湖的生态保护体现出我国生态治理理念怎样的变化?来听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郝栋的解读。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郝栋:青海湖的生态保护体现了我们在新时代坚持系统思维,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来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的变化。一方面,我们统筹流域内的系统生态保护,统筹各个职能部门的职能和定位,来推动青海湖实现系统性的转变。另一方面,我们出台一系列政策,让生态保护政策能真正落地,能够建立起问责机制,能够推动政策在治理效能提升过程当中的真正作用。

栏目主编:秦红

文字编辑:杨蓉

本文作者:央视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关键词:

下一篇: 最后一页

相关新闻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