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杨木(化名)辗转反侧久久无法入睡,他翻身下床,熟练地将一些白色圆形药片从铝塑板上抠下来,就着饮料一次性服下,很快到来的眩晕感让他站立不得。
在这个时候听音乐是杨木的习惯做法,据其称会有不一样的感觉。“人仿佛进入到另一个世界,灵魂与肉体好像分离了,身体一会儿重一会儿轻,也仿佛置身演唱会现场,周围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
带给杨木神奇体验的白色圆形药片,是一种常见的“镇咳药”——右美沙芬。这是一种中枢性镇咳药,主要抑制延脑的咳嗽中枢而发挥作用,用于感冒、咽炎、支气管炎等引起的咳嗽。
(资料图)
但过量服用会让人产生欣快感与幻觉,也正因如此,右美沙芬在一部分青少年群体中流行,被一些人当作毒品“平替”而滥用。
2021年12月16日,因为存在滥用现象,国家药监局将右美沙芬由非处方药划转为处方药,并在说明书的“药理作用”项中删除“长期服用无成瘾性和耐受性”相关表述。2022年12月1日,国家药监局制定的《药品网络销售禁止清单(第一版)》正式施行,右美沙芬被网络禁售。
2月13日,国家药监局、公安部、国家邮政局三部门下发通知指出,近期我国部分地区出现复方地芬诺酯片、复方曲马多片、氨酚曲马多片以及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依托咪酯注射剂的滥用问题,且滥用人群以青少年为主,严重危害公众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潮新闻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上述五种药品,右美沙芬属于镇咳药,复方地芬诺酯片用于治疗肠炎,其余属于镇痛类药物,这几类药物在最近几年被滥用情况频频发生。
药物滥用者 大多是受到他人影响
杨木至今仍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服用右美沙芬的场景,当时21岁的他刚刚经历了与女友的分手,感情破裂加上毕业的压力,让其产生了自我怀疑情绪。
“那个时候所有事都堆在心里,想死的心都有了,朋友说可以试试这个东西,那是第一次“OD右美”。杨木说,那一次吃过以后,身体发麻,因为不适应后来还吐了,但吃了几次后开始上瘾。在杨木看来,吃右美沙芬就像抽烟一样,压力大的时候总想来一口。
“OD”“右美”“美沙”经常出现在这些人的话术中,“OD”即“overdose”,超量服用。而“右美”“美沙”正是右美沙芬的简称。
国家药监局特殊药品检查中心专家库专家、北京高新医院戒毒科主任徐杰告诉潮新闻记者,右美沙芬是1950年瑞士研究人员通过改造吗啡结构,重新合成的具有镇咳效果的药物。常规剂量下,右美沙芬并不会引起不良反应,而长期、大剂量地服用氢溴酸右美沙芬可能会出现严重药物依赖症状。
在我国,右美沙芬于1990年生产上市。在此之前,1989年其被世界卫生组织称为是一种无麻醉性、无耐药性、高效、安全,可以替代可待因的非依赖性中枢镇咳药。
医学类核心期刊《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中一篇文章曾称,但在过去的十几年中,国际上关于超剂量滥用右美沙芬的报告数量迅速增加,尤其在青少年和年轻人中最为常见。也曾有吸毒人员将右美沙芬作为毒品的替代品使用。
文章还表示,右美沙芬滥用者对右美沙芬表现出强烈的渴求,超剂量滥用右美沙芬后产生欣快和兴奋感、视听幻觉、妄想、伤害及自我伤害行为。滥用剂型包括糖浆及其他复方制剂,滥用剂量每天可高达600-800mg,超过推荐剂量的20倍。
记者在某品牌的氢溴酸右美沙芬片的说明书上看到,该药正常用法用量为一日3—4次,一次1—2片。而大部分药物上瘾者,一次用量甚至达到25片甚至更高。
另外,在社交平台搜索“OD”“右美”等这些词,就能发现很多人在分享自己的服药感受。比如“吃了右美我会睡得特别死”“右美加某某,一下子吃了9片”等。
王航(化名)正是看了这些内容后,才了解到的这种药物。
2018年,15岁的王航刚上初一,因学习成绩在班级排名靠后,一直情绪低落。元旦那天,他瞒着家人去药店,买了一盒右美沙芬,囫囵吞枣似的一次吞下14粒后,就觉得头晕、恶心、犯困,在床上整整躺了一下午。
第二天,王航再次吞下14片右美沙芬。“第二次确实不像第一次那么难受,也可以让我短暂地忘记烦恼。”王航称。
此后,王航隔三差五地服用右美沙芬,这样的情形大约持续了一年。起初,王航两个星期不吃药也没有什么,但是后来2—3天不吃药就会出现烦躁、坐立不安、没有精神,而且服用的量越来越大,王航把父母给的零花钱几乎全部都用在购买药品上。
事实上,类似杨木、王航这样的因药物滥用成瘾的患者正逐年增多。徐杰告诉潮新闻记者,他在2016年底接诊了职业生涯里的首位“感冒药”成瘾患者。在2018年,徐杰所在医院接诊到的各类滥用药物患者达100人左右,之后逐年增加。2022年,前来就诊的药物滥用患者已经约300人。
网络禁售后 线上线下仍能买到
为了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去年12月1日,右美沙芬根据国家药监局相关规定被网络禁售。
“没有禁售之前,这款药在网上很容易买到,现在几乎买不到了,我基本是从私人手中购买。”杨木告诉记者,如果想要找这些人,可以在社交媒体上搜搜看。
2月26日,潮新闻记者在网络中看到,有些人在相关微博话题下以及百度贴吧中进行着右美沙芬等药品的售卖。当有人发文表示,“谁有右美”,他们便会在下面留言跟帖,让博主私信详聊。记者根据博文联系到其中一位商家,他向记者展示了药品的图片与相应的价格。
“右美沙芬有白云山与宛衡两个牌子,分别是24元与20元,运费另算。想要的话留下地址、昵称、电话,直接转账或红包就行。”该商家告诉记者,并不是每个药店都严格遵守着处方药的管理规定,他是在比较偏僻的线下药店购买。
同日,潮新闻记者来到杭州拱墅区多家药店咨询,均未发现“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药品在售卖。另外,有药店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这款药需要凭相关处方才能买药。我们药店之前有卖,现在已经卖完了。”
此外,在淘宝、京东等电商平台以及美团、饿了么等外卖平台,记者也未发现有商家售卖这款药品,基本上上架的类似疗效的药品均为“右美沙芬愈创甘油醚糖浆”等。
在记者以为“右美沙芬口服单方制剂”在网上商城无法购买时,看到了一则“右美沙芬的网络购买教程”,其中表示该药在某个网上药店App上可以轻松买到。
潮新闻记者测试发现,只要进入这个App的网络问诊通道,填写本人身份信息,并经过一道系统简单问询后,便可下单该药,每次可以买到4盒。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很多青少年就是通过这种方法买到的此药品。
早在2017年8月,国家药监局发布的《国家药物滥用监测年度报告》显示,2016年,全国上报药物滥用监测调查表27.6万份,较2015年增长10.7%,各类滥用药物达87种。新发生药物滥用人群获得滥用药物的途径主要是“同伴”(65.0%)、“黑市”(15.0%)以及“娱乐场所”(11.7%)。
在徐杰收治的患者中,大部分都是青少年学生,这些患者年龄分为18岁以下、18岁至20岁、20岁以上三个阶段,18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据多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物质依赖科副主任医师孙继军接受潮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人产生药物依赖的原因并不是单方面的,其中既包括个人性格因素,也有外界的影响,比如来自学习、生活、工作等方面的压力或者不良家庭关系的影响等。
潮新闻记者在微博相关话题下看到,一些OD右美沙芬的人群,有着明显的负面情绪表露,甚至表达出自杀倾向。在采访中,记者前后联系了近十名患者,年龄覆盖了14到30岁,相当一部分向记者袒露了自己存在的情绪或心理问题。
孙继军表示,个人如果在工作生活中和人际交往中出现了一些情绪问题是很正常的。当这些情绪或心理问题自己无法解决时,一定要及时寻求医生的帮助,而不要通过服用过量药物来缓解。
复吸率高 已成为普遍现象
2022年9月的一天,杨木在一次服用了多片右美沙芬后,因肝肾功能急性衰竭被送往医院,好在最后转危为安。此事后,杨木一直心有余悸,在家人的劝说下,准备戒掉右美沙芬。
但戒断之路并不像想象的那么容易,“去年下半年以来,我一直有意识地提醒自己不要再碰这个药,家人也以为我已经完全戒断。但事实上,每周还是会OD一次,管不住自己,我也很自责。”在采访的最后,杨木向记者坦言。
复吸率高已经成为药物成瘾患者的通病,徐杰告诉记者,他所在戒毒科每年治疗的200-300名药物成瘾患者,复吸率很高。
2020年11月,徐杰等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美国成瘾杂志》一篇论文中,回顾分析了2015年10月至2019年4月北京高新医院戒毒康复项目中28例右美沙芬依赖的住院患者,患者入院平均年龄为26岁。该研究发现,这28名患者的复吸率在1个月、3个月、6个月时分别达到7.14%、25%、71.43%,在1年时间的复吸率更是高达89.29%。
孙继军向记者解释称,药物依赖患者在戒断过程中出现反复吸食的情况确实比较普遍。因为这些药物通常作用于神经系统,导致神经系统改变,当突然有一天受到刺激,比如情绪不好或者外界因素影响,对药物的渴求就会出来,然后就出现复吸。
“在临床治疗上,我们一般会首先进行短期的替代治疗,用好控制的低成瘾性的药物去替代成瘾药物,然后再把替代的药物慢慢减量直至停掉。平时治疗的过程中,会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随时给予处理。另外,也会加强患者的心理治疗,开展定期随访。”孙继军告诉记者。
在孙继军看来,长期滥用药物不仅会对身体产生危害,还可能变得丧失责任心甚至人格改变。而且,如果一个人确实出现药物滥用并成瘾,就可能需要用一辈子来克服成瘾所带来的风险。
在采访中,专家们均表示,减少青少年药物滥用的现象,需要社会各界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日前,国家药监局已经明确强调,严格控制药品生产量、加强药品生产环节监管、强化药品经营环节监管、加强寄递渠道查验,并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另外,学校、家长都要对孩子加强教育,充分认识到这些药品可能带来的危害。而对于青少年个人而言,在网络购物时,不要轻易相信商家所宣传的‘提神放松’的饮料或糖果等产品,因为其中可能含有违禁类药物。”孙继军还认为,社会还应该多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及时沟通疏导,防患于未然。
孙继军提醒道,如果一个人确实有需要使用这些药物,一定要遵从医嘱,按照医生的处方来使用,并且不建议长期使用。